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 黃冠綸醫師
全球疫情不斷升溫,台灣疫情也不斷傳出新增病例,防疫期間人們生活模式改變,身心也受到影響,使人們憂鬱指數攀升,更有可能導致憂鬱症。憂鬱症造成的原因有很多,大多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,不能歸咎於單一原因,也絕對不是想開一些就能好的。如果我們能認識憂鬱症的原因,並嘗試在生活中做出改變,或許能讓憂鬱症遠離我們一些。
憂鬱症的原因可以區分為:內在因素(Internalizing factors)、外在因素(Externalizing factors)
內在因素 (Internalizing factors)
- 基因與遺傳
憂鬱症有遺傳的傾向,特別與女性、年輕型的憂鬱症相關。家庭成員愈多人罹患憂鬱症,則遺傳風險越高。如果父母有其一有憂鬱症,孩子未來憂鬱症風險增加10-25%,若父母皆有,則更增加一倍。不過,憂鬱症的遺傳傾向並非單一基因所造成,沒有必然的遺傳性,而是多種微小相關的基因與後天環境因素相互作用,決定憂鬱症的發生。
- 心理因素
雖然個性與憂鬱症並無絕對的關係,不過研究發現,缺乏自信心、過度依賴、負面思考傾向、長期情緒不穩定的神經質特質都與憂鬱症有關。另外,自我要求高、有完美主義的人,雖然常受他人信賴,但也容易累積壓力,情緒沒有出口,而得到憂鬱症。
- 神經生理因素
腦部的化學物質包含血清素(serotonin)、正腎上腺素(norepinephrine)、多巴胺(dopamine)、神經滋養物質(BDNF)等的失衡,都與憂鬱症相關。
- 荷爾蒙
長期處於壓力之下,造成下視丘-垂體-腎上腺軸(Hypothalamic-pituitary-adrenal axis, HPA axis)過度活化,會增加憂鬱症的罹病風險。另外,對於婦女而言,賀爾蒙的巨大變化也與憂鬱症相關,例如生產後、更年期前後都是女性容易發生憂鬱症的時間。
- 生理疾病
許多的身體疾病不只影響生理,更造成心理的變化,特別是慢性疾病,例如腦神經疾病(腦中風、癲癇、巴金森氏症、失智症等)、內分泌系統疾病(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等)、感染疾病(愛滋病、梅毒等)、發炎疾病(自體免疫疾病、慢性肝炎等)、心血管疾病(心肌梗塞、心衰竭等)、以及癌症,都與憂鬱症相關。此外,治療生理疾病的藥物也可能會造成憂鬱症狀,例如高血壓藥物、類固醇、干擾素等。所以在面對身體疾病的同時,也應重視心理健康。
外在因素 (Externalizing factors)
- 物質濫用
研究統計,約有30%的憂鬱症患者有酒精或藥物成癮的問題。酒精或藥物成癮與憂鬱症有雙向性的關係。憂鬱症患者有較高風險發生酒精和非法物質的濫用,另一方面,酒精、毒品也會增加憂鬱症的嚴重程度,造成惡性循環。
- 社會因素
家庭及社會支持系統薄弱憂鬱症有關,支持系統薄弱的人,憂鬱症風險增加2倍。充斥高度批判、負面態度、及情緒化的家庭環境也會增加憂鬱症風險。此外,低教育程度、低社會經濟地位、高壓的工作環境都與憂鬱症相關。
- 生活壓力事件
大大小小的生活事件都可能是憂鬱症的促發因素。重大的事件,例如失業、失戀、離婚、喪親及現在面臨到的新冠肺炎疫情等,更與憂鬱症高度相關。例如失業者發生憂鬱症風險較一般人增加3倍,經歷喪偶者更有高達1/3會發生憂鬱症,新冠肺炎疫情因改變人以往生活模式,且對疫情
何時結束的不確定感則備感到壓力,而這些壓力事件不只影響心理層面,更造成腦生理的改變,進而引發一連串神經內分泌的失衡,甚而導致憂鬱症。
若您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憂鬱症傾向,請盡速就醫交由身心科醫師評估,配合相關的治療。或是藉由運動、睡眠及正念減壓方式,舒緩不安的心情及壓力。
出門害怕暴露在風險之下?
下載心保MentalWe app,趕快點開憂鬱量表,確認自己的憂鬱指數吧!>https://apps.mentalwe.com/#
專家陪您線上疫起來紓壓>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OffHe6-7n4&feature=emb_title
參考文獻:
1.Krishnan R. Unipolar depression in adults: epidemiology, pathogenesis, and neurobiology. UpToDate. Edited by Roy-Byme P, 2020.
2.Kendler KS., et al. Depressive vulnerability,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episode onset of major depression: a longitudinal model. Psychol Med. 2016.
3.Kendler KS., et al. Toward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major depression in men. Am J Psychiatry. 2006.